热消息:研究揭示地球动力驱动太古代陆地表面氧化
(资料图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太古代陆地表面的地球动力学氧化。相关成果4月21日发表于《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s)。
太古代造山侵蚀过程产生ROS的示意图。研究团队 供图
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大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但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经发生了局部的氧化风化,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为了寻找太古代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氧化剂来源,何宏平团队基于前期发现的石英表面自由基与水反应产生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ROS)的机制,选取了岛状、环状、链状、层状和架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开展了太古代物理风化环境下矿物–水界面作用的模拟研究。
研究发现,大多数硅酸盐矿物经机械磨蚀后均可产生ROS,架状结构矿物(长石和石英)中Si–O键均裂更容易形成自由基(SiO·和SiOO·),其ROS产量显著高于橄榄石、辉石等具低聚合度硅氧骨架的矿物。通过大数据汇编分析发现,在太古代时期,大陆地壳物理风化导致的ROS产量随地壳SiO2含量的升高和构造运动的增强而显著增加。
研究团队提出,超级山脉的物理风化可构成中太古代的“产氧工厂”。当时大陆上的矿物机械化学产氧通量达到1.73×108~1.17×109mol yr-1,并随着大陆地壳的生长和长英质化而渐进增加,这足以引发太古代局部氧化风化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矿物机械化学氧化剂产量的时空变化本质上是地表环境对地球深部过程的响应,活性氧的氧化作用驱使大量营养元素迁移至太古代海洋,促进早期海洋生产力的兴盛,这种过程驱动了岩石圈–生物圈的协同演化,促进了地球宜居性演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3247-023-00789-3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热消息:研究揭示地球动力驱动太古代陆地表面氧化
- 速递!随县一季度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 【环球时快讯】04月25日南通大富豪32S涤纶纱为13500元
- 天天观焦点:广交会凸显我国外贸韧性
- 突出地方优势 布局未来产业|每日简讯
- 漳州市公安局2名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 微软总裁:中国企业才是ChatGPT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们的优势不大
- 动态焦点:走进山水桂林 发现中国之美
-
世界快看点丨重磅!国脚黄博文宣布退役 职业生涯拿下中超8冠+两个亚冠
黄博文198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出道于北京国安队,2004年,年仅16岁的黄博文在北京国安同长沙金德的比赛
-
每日消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一社区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1人死亡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社区大学——罗斯州立学院(RoseStateCollege)发生枪击事件,一名男子被
-
4月28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95号汽油是涨是跌
4月28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95号汽油是涨是跌
-
焦点速讯:普京使用替身并藏身地堡?事件简单介绍
1、当地时间4月24日,俄总统新闻秘书在参加活动时表示,有关普京使用替身及其藏身地堡的传闻,都是谎言。2
X 关闭
X 关闭